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是以科學技術為手段、以規(guī)范管理為抓手、以保障質量安全、防范質量風險、打造質量強國為目標的事業(yè)。要打造質量強國,除了依靠質監(jiān)人自身的不斷努力和全身心投入,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面向全社會廣泛開展多角度、多層次的計量、質量科普教育宣傳,讓更多的人“了解計量科普知識、提升全民質量意識、關心質監(jiān)事業(yè)發(fā)展”,從而實現(xiàn)質量強國之夢。
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上海院”)依托“上海市計量科普教育基地”、“全國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”平臺(以下簡稱“基地”),秉承讓更多的人了解計量知識、提升質量意識、關注質量發(fā)展的工作理念和目標;以計量主題科普展示與互動為主要途徑,引導與激發(fā)青少年運用計量知識對科技創(chuàng)新探索的熱忱;延伸質量教育科普領域,廣泛拓寬質量教育受眾面,全面打造多位一體的質檢科普教育平臺;聚焦質量民生和社會熱點,擴大基地優(yōu)質品牌影響力,彰顯機構社會責任感和公益性特點。
一、探索以實驗室開放為主體的計量科普主題特色活動,激發(fā)青少年科技創(chuàng)新能力
1.以實驗室開放為主體,開展有特色的青少年計量素質教育活動
基地結合中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身心發(fā)展特點,以實驗室開放為主體,理論教學結合動手實踐,開展有特色的青少年計量素質教育活動。理論教學設計配合以力求生動形象、通俗易懂科普講座、繪畫展覽等形式使青少年逐步認識計量、走近計量。編寫修訂符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的講解詞,選擇緊貼國計民生、喜聞樂見的熱點話題。深入計量科普研究,編制完成了《探知計量》科普教育“質量樹”叢書。
基地內計量和質量檢測實驗室的專業(yè)范圍幾乎涵蓋自然科學各個領域,開放實驗室展示及互動體驗從知識性、趣味性、實用性入手,甄選開放50米超長基線場、消聲、材質分析、空氣質量檢測等12個典型實驗室。設計實驗室現(xiàn)場操作演示:例如電能表實驗室演示了老式機械電表和智能電能表的對比,聲學實驗室體驗不同頻率聲音的聽覺感受,50米超長實驗室演示氣浮導軌的工作狀態(tài),物理與納米分析實驗室展示了掃描電鏡下的微觀世界等。通過視、聽、動手操作、學習比較等多種形式探索感知計量學科的奧秘。
2.指導探索青少年科技發(fā)明實踐,激發(fā)培養(yǎng)科技創(chuàng)新能力
基地嘗試與多個中學結對,對中學生的科技創(chuàng)新實踐活動開展一對一指導,使學生在科技實踐中體驗到計量、質量、標準化的重要性?;亻_展上海市“明日科技之星??科技拓展培育基地”結對活動,與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簽訂合作協(xié)議,由資深計量測試專家教授指導該校中學生開展科學研究課題,為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“運用高壓靜電方法吸附汽車尾氣的實驗裝置” 等中學生科技創(chuàng)新發(fā)明項目開展技術指導,基地支持的上外附中賽智社團“多功能太陽能電池充電器”學生科技創(chuàng)新發(fā)明項目以中國區(qū)冠軍身份赴國際參賽,獲得賽智SAGE“世界杯商業(yè)組冠軍”。
二、聚焦質量民生和社會熱點,打造基地優(yōu)質品牌影響力
1.傳播質量科普知識,打造優(yōu)質品牌影響力
基地利用網站、微博等新興自媒體渠道積極開展科普知識宣傳,動態(tài)更新預報科普活動的資訊:結合“5?20世界計量日”開辟“計量日話計量”專題,介紹度量衡趣味小知識、計量小常識。此外,向廣大市民提前預告基地專項活動。例如,在2013年基地組織的“世界計量日專題活動”,由于預告到位、宣傳廣泛,許多市民主動撥打預約熱線,慕名到基地參觀實踐,反響熱烈。
基地圍繞民生熱點,策劃了與東方網、新浪網等知名網站聯(lián)合制作拍攝在線訪談節(jié)目。先后錄制了“納米科技與納米計量”、“談電磁兼容與國計民生”、“民生計量中的聲學知識”、“拒絕過度包裝” 等專題,以科技專家與公眾面對面的形式,近距離、互動式傳授計量科普知識,擴大了計量科普宣傳的影響力。
2.聚焦熱點民生,促進產業(yè)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
基地依靠技術創(chuàng)新、行業(yè)協(xié)作、媒體效應、社會推動等手段,全方位、立體化促進企業(yè)改進生產技術和提高產品質量,引導消費者辨別產品質量優(yōu)劣,取得一定成效。
例如,2013年冬天,霧霾天氣的持續(xù)肆虐使得空氣凈化器一夜之間奇貨可居,針對空氣凈化器的過度宣傳甚囂塵上。基地聯(lián)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開展《空氣凈化器比較試驗》,將結果在上視新聞綜合實時播出公布。之后,央視多檔節(jié)目也先后采訪基地專家,對工作進行追蹤報道,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重視,對促進空氣凈化器產業(yè)良性發(fā)展具有積極意義。通過輿論媒體導向,一方面提升市民辨別產品質量的能力,一方面形成質量倒逼機制,促使企業(yè)主動改進和提升產品質量。
三、延伸質量教育科普領域,全面打造多位一體的質檢科普教育平臺
1.積極投入計量科普惠民公益服務活動
針對公眾對產品質量和計量問題的關注,承辦了“全國檢測實驗室開放日” 啟動儀式、“京滬藏青少年手拉手質量夏令營活動”;協(xié)辦了上海市“5.20世界計量日”計量科普知識網上競答活動,內容涵蓋“計量歷史和文化”、“計量法律制度”、“計量與民生”、“計量科技與產業(yè)”等多個方面,吸引廣大市民和中小學生共計21萬人次的熱情參與。
基地利用“3.5學雷鋒日”、“3.15消費者權益日”、“5.20世界計量日”、“9月質量月”等,派出志愿者走進社區(qū)、街道、公園或繁華商業(yè)區(qū),開展包括血壓計的校準與調修、貴金屬寶玉石飾品的鑒別和清洗、室內空氣質量咨詢、眼鏡計量與清洗、電子秤防作弊演示等計量科普惠民公益服務活動,通過系列活動向社會廣泛宣傳普及計量測試知識和計量法律法規(guī),不斷提高公民計量意識,營造放心計量的社會氛圍。
此外,基地參加了上海市教委、上海市校外聯(lián)頒發(fā)的《上海市中小學生家庭護照》,加入了上海市電子學生證首批開放的科普類社會場館。
2.增建新機制,打造全面、立體質檢科普教育平臺
通過扎實的工作和多方努力,依托機構技術基礎,2013年,上海院又成為上海首批“市委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現(xiàn)場教育基地”和上海首家“全國分析檢測人員能力培訓機構”。前者由市委組織部、市委黨校經過專家評審批準建立,將成為上海市開展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載體;后者按照科技部和國家質檢總局的統(tǒng)一部署籌建,將有力地助推社會分析測試技術人才能力的提升。包括上海院依法開展的上海市計量檢定人員理論知識和專業(yè)技能培訓。至此,基地面向學生、公民、管理及專業(yè)人員,形成了質量素質教育、質量能力教育、質量意識教育、質量專業(yè)教育多位一體的質量教育平臺。
“始于教育,終于教育”的質量管理理念將質量發(fā)展與人的發(fā)展密切聯(lián)系,“以人為本”的質量發(fā)展觀順應了當今質量效益型發(fā)展道路的時代趨勢,以計量科普教育作為強化計量、質量意識切入點,提高質量文化軟實力,無疑是實現(xiàn)質量強國有效途徑。
欄目導航
內容推薦
更多>2022-09-10
2021-10-28
2020-08-21
2019-11-20
2019-09-27
2019-08-27
2018-10-08